進入車界

BMX、划龍舟,是年輕氣盛時代在玩的,進入另一個階段,得逼自己調適心態,'92年進入汽車雜誌媒體之後,也正式告別了划龍舟這項運動,同時也開始疏遠了水上活動,隨後,開始過著與車為伍的生活,一方面符合自己興趣,一方面則是將興趣當飯吃。



只要待在車界一天,就有機會試駕到許多好車,然而試駕好車看似羨煞
許多人,實際上壓力卻非常之大,稍有不慎,並不是美言幾句就能收拾
的,儘管其中的風險相當高,卻還是吸引著年輕人去投入。



其實在進入汽車雜誌媒體之前,早已經踏入汽車界這個領域,那時自己靠著過去打工時期所接觸到的美編經驗,練會了一手「精割」卡典西德的工夫,也間接將自己這項得意技運用在汽車上,後來市面上也興盛了一段時間「車身彩繪」,其實在我開始投入車身彩繪這項創作的時候,並沒什麼車身彩繪這項專有名詞。記得那時候靠著「靠行」方式,在當時台北縣市幾間素有名氣的改裝店家(例如士林地區的K2、木柵地區的名駒、永和的翰登氏等)兼差接Case,幫有意想彩繪的車主,進行車身彩繪設計+施工。

幫人車身彩繪是一個階段,以因為自己有這方面的想法,隨後在偶然機會裡,透過熟識的模型店家老闆的介紹,開始玩軌道車,只是那時玩軌道車目的不在比快,而是參與比賽項目中的「造型比賽」項目,將田宮靜態模型的車殼,轉移到軌道車上,借用軌道車本身的底盤,再想辦法改裝模型車殼使車殼能裝上,並在上面製作彩繪,那時我就用當時可買到最薄的3M素材,以美工刀自己精割一些貼紙貼在1∕24的車殼上,然後再噴上一層透明漆,使整體看起來就像廠車一樣,後來不僅得到最佳造型的獎項,也佔了當時模型世界雜誌內的一些版面。

那段歲月是自己精割手藝最巔峰的時候,而且也因為這樣結識了一位認識汽車雜誌編輯的朋友,在某次巧合中,這位朋友說有汽車雜誌缺編輯,問我有沒有興趣,當時基於沒有很穩定的收入來源,加上對汽車的熱愛,於是答應了,經由介紹,我算是踏入汽車雜誌這個領域。

「只要在這行,要開什麼車不怕沒機會」!這句話是我進入車界一年後所領略到的真理,記得剛入行的時候,大概是南陽實業推出國產五代喜美的初期,能接觸到的新車不像現在這麼多,可是那時雜誌並不厚,所以做起來覺得帶勁又有樂趣,我也是從那時開始學習中文打字,從早期的一指神功,到現在的十指並用,點點滴滴都是用精神、歲月所換來的。

對這行來說,試車是很重要的任務,也是比例佔很重的工作,更是許多想投入汽車專業媒體者的夢想!看起來既簡單又輕鬆又爽快的工作,做起來與其他專業工作項目並沒兩樣,現在試車不像早期比較注重在經驗上的傳承,反正車子性能愈做愈好,配備愈來愈多,加速愈來愈快,只要油門敢踩、膽識夠高、能言善道,要寫偏精彩的試駕報導看似不難,但有沒有料,或許三五個月看不出來,過個三五年,能熬得過大概就出師了。

做這行,確實可以開到許多車,小車、房車、休旅車、跑車、敞篷車、超級跑車等,全都摸得到,甚至有管道的還可以開到稀有車或國內沒有引進的車等,總之待在這行愈久,可開到的車子就愈多。有好車可以開,責任當然也就顯得格外重大!並不是身為媒體人的關係,而是安全上的問題,我們所試駕的車種十之八九都是全新車,這些車輛有些已經掛牌,有些則未掛牌,另外有些是貼排;所謂的未掛牌指的是尚未銷售出去的車子,這些車輛未必都是市售車,有些是車廠引進作為研究用的車,當然這些車不管是否要賣,在尚未離開工廠大門前,都是該車廠的財產,所以這些還沒(或無法)掛牌的車,全都是掛上所謂的試車牌。其實開掛有試車牌的車,不代表可以橫衝直撞,反而一切行徑都可能被人仔細在觀察!因為車牌特殊,有些時候也會吸引一些好奇的路人,甚至是來自條伯伯的關切。

只要一切順利,大家都相安無事,因為試車過程最怕就是出事,不管出任何狀況,慘的都是自己,雖然車廠可能會為車輛投保,可是基於為了要約束媒體記者的辣手摧花,白紙黑字切結書也有其必要,起碼可以達到嚇阻作用,而且任何狀況發生,對車廠或媒體雙方而言,都得增加成本負擔,所以愈到後來,已有許多車廠針對旗下車款在試駕中受損,皆會對試駕者或其公司求償,所以只要有啥意外發生,後果可能就不是用報導來平息那麼好說了。雖然明知把人家車子搞壞可能要賠償,帶種的人還是很多,我不能說是其中之一,但起碼在可掌握的範圍內,我還是很樂於享受踩下油門或是征服彎道時的感覺,不過有更多的人踩油門膽識大過踩煞車,所以就我所聽過曾出過事的狀況中,就有失控、下水溝、抱柱子或者抱樹幹、對撞、追撞、甚至翻車等,更誇張的還有國外試車把人家整片山都燒掉的鳥事,這些意外全都是因速度而起,當然駕駛人對自我程度的理解與對車輛的認知有限,才會出這種意外。

我自己在這個行業中也出過兩次意外,一次是因為閃車誤壓到路邊落葉失控側滑撞上山壁,另一次是試駕車的煞車突然無預警失常導致煞車無效衝上紅磚道,頭一次是入行之後的第二年,第二次是離開這行的前三年,這兩次事件,給了我很大警惕與打擊,但是沒有這些經歷,我對車輛性能的掌握與拿捏本事也無法擠進業界的前列,所以說經驗很重要,這其中還須包括失誤、失敗的經驗才能累積出使自己更精進的成果。因此,每當我有機會接觸到稀有或不易接觸到的好車時,我往往會用很慢的速度去試駕,一來速度太快一下就開完很無趣,二來速度過快就很難感覺到車輛動態中的細節變化,三來掌握車輛特性不是只有靠高速才抓得到。

時間過得飛快,一轉眼十幾年就這樣過去,當前國內車界,正由一群有衝勁、理想、抱負、想法、創意的後起之秀在引領著,也許在邁向未來的這個階段,或多或少還是會有一些芭樂事,卻不可否認汽車這塊領域確實是很吸引年輕人的行業,國內的汽車產業,加油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ssports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